投球屬於連動的運動
透過身體不同關節肌肉次序的連結,進而產生高球速的結果
一、運動學上來看:
1. 肩膀外轉
2. 上半身軀幹旋轉
3. 骨盆旋轉
這三者的動作次序,皆會影響球速的增加或者減少
如果從體能教練來看
可以試圖與教練選手討論,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
也許是活動度、穩定度或者連動能力出現問題
試圖針對問題,去幫助選手改善問題
不過,最本質的還是需要回歸技術。
二、球速增加或者減少:
1. 跨步距離、前導腳煞車能力
2. 最大肩關節外轉
3. 軀幹傾斜角度
[短跨步與前導腳煞車能力]
從一些文獻來看待
短跨步是可能球速減少的原因之一
但還是要看選手特性,並非全部短跨步都會減少球速。
另外,前導腳煞車能力的不足
原因可以從兩方向著手
跨步距離定義

[最大肩關節外轉]
肩關節外轉角度
代表了能夠加速能力 如果肩關節外轉角度不足,可能會導致傷害風險增加
體能教練,可以在訓練進行評估與檢測
理解該選手是否具有這能力,將其因應動作安排在暖身或輔助訓練之間

[身體傾斜角度]
從文獻來看,較大的身體傾斜角度,的確能增加高球速
但同樣的,也會增加手肘與肩膀的壓力,並且提升了UCL受傷的風險
從技術面來看待,手肘抬高角度應該與肩膀平行
可以透過身體傾斜角度,提高手肘角度
另外,可能跟前腳觸地期有相關,尤其在前腳觸地期過早的骨盆選轉,也是導致手肘與肩膀產生壓力的因素之一。
前腳觸地期

身體傾斜角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