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elocity Based Training
一、什麼是VBT呢?
在課堂上,老師告訴我們,VBT不是一個新的概念,這只是因為現代科技發展,讓我們能夠透過科技監控到速度。其中,監控速度工具有所謂的,線性位移計系統、加速規系統、影像分析系統、全球衛星定位系統、測力板系統、雷達系統等等
圖下連結為當天所使用設備
二、那為什麼我們要在訓練中使用VBT概念呢
首先,Power = Force x Velocity
當我們在設計一份課表時候,通常操弄的變項,如強度,休息時間,頻率,節奏等。這些都很容易測量,例如,組內休息時間可能是1分鐘,運動員每周可能會有3次訓練頻率,其他變量(如強度)並不是很容易計算。
強度,很難測量。
在以往我們都是透過測試1RM,來抓出相對強度、保留次數等等,但是1RM其實是浮動的,比如說運動員在昨天進行了一場比賽,今天與昨天的1RM其實很有可能是不一樣的。
如圖下所示
三、那我們如何依循速度訓練呢?
- 預估最大肌力
因為負荷速度關係,我們可以透過監測速度,以及方法預估出選手/客戶最大肌力,相較傳統1RM測試,更能在短時間且低風險之下得知最大肌力。
〈圖下為當日研習利用速度依循所推估的1RM,花費時間約20分以內〉
- 即時回饋
由於VBT當下能夠給予數字回饋,便很容易得知選手是否有盡最大努力,並且,由於有數字顯示更能達到即時回饋效果,創造一個競爭氛圍之下,更能增進選手努力動機。
- 課程設計
我們可以從前面訊息得知,關於每日1RM其實是浮動的,但是,透過VBT可以得知選手當天狀況,並且做課表設計上的微調整,確保訓練能夠讓選手適應。
四、關於VBT應用
- 監控
透過比較個人【Load-Velocity】檔案,來理解到是否選手/客戶,在同樣負荷之下,速度是否增加呢?然後,在疲勞管理上能夠更有效率地去管理,這邊課堂上提出Cluster Set,為了能夠在相同強度與總量之下,能夠維持更好的動作速度、功率與品質,試圖提升更高肌力與爆發力等表現。
- 週期化訓練應用
Power = Force x Velocity
VBT能夠提供速度監控給我們依循,也是代表訓練強度的指標,然而,在每一個板塊週期中,都需要去發展速度,畢竟,速度是需要全年性去發展,只是在每一次的週期之中占比例多少(不只是限於移動型的速度,包刮任何訓練動作)
透過動作速度關係,我們在設計課表中,可以依循當下目標去選擇,哪一項是發展速度為主要,哪一項肌力具多等等;另外,節奏也是可以操弄的方向,透過不同時期安排不同節奏也是一個方法,如果帶入VBT概念,就可以比較方便監控選手狀況。
- 結論
訓練沒有對錯,只有選擇並且理解各種方法與內容,並且在不同時期給予不同的方法,選擇對的工具,繼續努力下去。